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一句“中国明年不交付歼-35”,让军迷心凉半截。 仔细扒开层层线索,发现事情远非表面这么简单,飞行员坐进驾驶舱的照片、秘密赴华培训的记录、军事基地新增的隐身机库,全在暗示:否认只是烟雾弹,买卖早就在路上。
防长亲口泼冷水
阿西夫对着镜头明确表态:“2026年不会有歼-35交付巴基斯坦,那些都是媒体炒作。 ”外媒立刻发现蹊跷,他只否定了交付时间,压根没提“是否签约”或“有无采购意向”。 耐人寻味的是,他还补了句俏皮话:“这些传言倒是对中国卖武器挺有利的。 ”仿佛在暗示:消息不是我放的,但免费广告咱笑纳了。
一边否认一边行动
就在防长辟谣前一周,巴黎航展流出一张关键照片:巴基斯坦飞行员身穿制服,坐在歼-35A的驾驶舱内竖起大拇指。中航工业官号随即转发,配文“买家好评,用过都说好”,几乎明示合作推进中。
实锤的是,巴空军基地近期新增了专用隐身机库,内部人士透露“就是为歼-35A定制”。 早在4月,巴空军参谋长就密访中国,要求“2026年前交付40架歼-35AE(出口版)”,飞行员培训项目已秘密启动三个月。
型号名称藏玄机
别看都叫“歼-35A”,巴方要买的其实是FC-31外贸型号。 这和中国自用的歼-35A有本质区别:自用版是给歼-20打辅助的“炸弹卡车”,专注对地轰炸;出口版FC-31强化了空战能力,雷达和导弹配置专门为压制印度苏-30、阵风设计。
这种差异化定位,恰恰是中方针对国际市场做的精准切割,毕竟连日本买了F-35都抱怨“空战打不过歼-20”,巴铁需要的可是能单挑阵风的空优战机。
经济困局成最大变数
摆在桌面上的现实很残酷:巴基斯坦2025年军费仅123亿美元,而40架歼-35A总价可能突破50亿(含配套导弹和维护)。 为筹钱,巴政府砍掉118个基建项目,国防预算逆势涨了20%。
钱从哪来? 巴方把“哭穷战术”玩到极致:一方面放风称“考虑土耳其可汗战机”(实际连生产线都没建好),另一方面要求中方给“骨折价”,外媒爆料谈判价不到标准出口价一半,还包含技术转让条款。
歼-10CE交易也曾这么演
熟悉中巴军贸的都懂:否认是流程标配。当年歼-10CE采购时,巴官方从传闻到官宣沉默整整两年,直到战机降落伊斯兰堡才认账。 这次套路如出一辙:先由“非军方渠道”放料测试舆论(比如巴政府推特小编手滑发采购消息),再让防长出面降温。 既避免刺激印度加速买F-35,又能防着美国卡F-16零件供应。
中方产能卡脖子
就算巴方钱到位,交货也得排队。 歼-35目前处于低速生产阶段,中国海军等着它上舰,空军急着换装,自家订单都排到2027年后。 俄媒算过账:沈飞现在年产歼-35约30架,2025年产能勉强够满足辽宁舰需求,外销只能靠“挤牙膏式交付”。 所以防长说“2026年不交付”大实话,不是不想给,是真给不出。
地缘炸弹随时爆
这笔买卖最敏感的雷区在印度。 印媒已急吼吼称“歼-35A将颠覆南亚平衡”,莫迪政府一边催美国卖F-35,一边威胁“不排除先发制人打击巴基地”。 美国也在暗中施压:巴方F-16机队80%零件靠美供应,若惹恼华盛顿,随时可能断供。
中方同样顾虑技术泄露,歼-35A的数据链和隐身涂层属最高机密,巴方基地曾遭塔利班袭击,安保能否防住间谍? 谁都不敢打包票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嗨牛配资-申请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网-独家提供-股票配资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